素心书斋
学人
专题
资料
下载
搜索
声明
图书
论文
投诉
关于
历史 图书
《解放战争全记录第四卷》
本书讲述了人民解放军以秋风扫落叶之势,横渡长江,席卷东南、西北、中南、西南,解放全国大陆的辉煌历程。本书大致采取纪实文学的笔法,注重反映每一重大事件的背景和细节,对主要人物的特点和军事艺术有恰如其分的描述,它是一部信史,要求观点正确,史实准确;要求把真实性与文学性有机地统一起来。
免责声明
:本文仅用于学习和交流目的,不代表素心书斋观点,素心书斋不享任何版权,不担任何版权责任。
目录
引子
阅读
第一章 毛泽东运筹北宁线
阅读
第二章 大军南下之策
阅读
第三章 关门打狗
阅读
第四章 风起黑土地
阅读
第五章 大战前的交锋
阅读
第六章 塔山!塔山!
阅读
第七章 血幕中的觉醒
阅读
第八章 你知道,我知道
阅读
第九章 大战辽西
阅读
第十章 东北大结局
阅读
第十一章 放长线缚苍龙
阅读
第十二章 运筹徐蚌
阅读
第十三章 小淮海变大淮海
阅读
第十四章 血色碾庄圩
阅读
第十五章 吃一夹二看三
阅读
第十六章 运筹双堆集
阅读
第十七章 同床异梦
阅读
第十八章 激战双堆集
阅读
第十九章 淮海大结局
阅读
第二十章 布阵平津
阅读
第廿一章 较量塞外
阅读
第廿二章 笼中之鸟
阅读
第廿三章 天津方式
阅读
第廿四章 北平方式
阅读
第二卷 序言 - 来自《法律、立法与自由》
总计 2351 字,6 分钟读完,速读仅需 2 分钟
[英]F·A·哈耶克
2009/10/01
我原以为,完成本书第二卷的文稿并不需要很长的时间,但是后来却发生了好几件事情,使得第二卷的出版时间延误了。最重要的一件事情便是我对本卷初稿所处理的那个构成本卷书名之论题的核心章节的原稿不太满意。在本卷的初稿中,我就这个论题撰写了篇幅庞大的一章,其间,我力图用大量的实例来说明那些被宣称为“社会正义”(social justice)之要求的事例不可能是正义的,因为个中的基本考虑(人们很难把这种考虑称作是一项原则)根本就不可能得到普遍适用。当时,我急于想证明的主要是这样一个论点,即人们永远不可能就“社会正义”所要求的东西……
去看看
法律、立法与自由
第五章 马案疑云 3、江宁市民嘴里的马案离奇古怪 - 来自《曾国藩 第3部 黑雨》
总计 8010 字,21 分钟读完,速读仅需 5 分钟
唐浩明
2010/06/16
“张文祥到石将军庙求签一事,魁玉、梅启照都没有说起。”曾国藩听完彭玉麟的叙述后,拧起眉头说。彭玉麟所叙的校场刺马的情节,与魁、梅等官员们讲的大致相同,但他们都没有说起求签一事。 “可能因‘将军’二字牵涉到魁玉的缘故。”彭玉麟淡淡一笑。“几天后,张之万从清江浦来到江宁,与魁玉合作办案,衙门里便传出张文祥是漏网捻贼前来报仇的话。不过,”彭玉麟压低了声音,“江宁城里关于这件案子却传说纷纭,与衙门里所说的大不相同。但水师因无人驻扎城里,所知不详,涤丈不如叫一些……
去看看
曾国藩 第3部 黑雨
第3章 在他物意识面前的意志 - 来自《伦理学的两个基本问题》
总计 26539 字,67 分钟读完,速读仅需 14 分钟
[德]阿图尔·叔本华
2009/10/01
如果我们带着我们的问题转向认识能力,那么我们事先就知道,由于这一认识能力从根本上来讲是顺应外界的,因此意志对它来讲不能成为它的直接知觉的对象,就像意志对于无权受理我们的事情的自我意识的关系一样,而是这里只能考察具有天赋意志的生物。在认识能力面前,它们是客观的与外部的现象,即经验的客体,从现在起,它们也是作为这样的东西而被研究和评价的。在研究和评价时,部分地是按对经验来讲是一般的,依据其可能性而确立的,先天无疑的法则;部分地是按由已取得的真正存在的经验提供的事实。因此,我们在这里已不再像以前一样,只向内在感……
去看看
伦理学的两个基本问题
地名,在上海 - 来自《当代眉批》
总计 4646 字,12 分钟读完,速读仅需 3 分钟
周泽雄
2009/10/01
这座寄存了我三十来年的巨型城市,有时想来,我的经历、情感都已被拴系在那一个个地名上了,偶然路过,它们便如失散的老马“得得”走来,努力挨擦我的腮帮。一个熟悉的地名往往构成记忆的星群,它们熠熠烁烁,辐射而来,使我渺不足道的生平具有大海的宽度。而地名像岛屿依次浮现,像珊瑚礁保存一个错综的秘密,像夹带着磷光的海潮漫上某夜的枕边。在人和地名之间有一份默契,这份默契有时还会飞翔到“天知地知,你知我知”的境界。比如我的童年是在上海顺昌路某幢石库门房子里度过的,时过境迁,那段岁月便像一艘沉船抛沉在那里,除非我重新进入那片……
去看看
当代眉批
5-10 无知的幻觉 - 来自《与神对话》
总计 1547 字,4 分钟读完,速读仅需 1 分钟
[美]尼尔·唐纳·沃许
2009/10/01
这是第十个幻觉无知的存在当每个幻觉堆叠在上一个幻觉上,“人生”就变得越来越难解了。人们发出越来越多无从回答的问题。如果这是真的,那么为什么会这样?要不了多久,哲学家和老师们都会开始高举双手说:“我们不知道,而且我们也不知道是不是可能知道。”因此,无知的概念便诞生了。这概念适用于很多议题,以至于它很快地散播开来,而且很快地就变成了最终的答案。我们就是不知道。很快地,人类机构开始在其中不止找到一个避难所,还有某种权力。“我们不知道”变成了“我们并不一定该知道”,再变成“你不一定需要知道”,最后变成“你所不……
去看看
与神对话
1-16 美国的民主怎样改变了英语 - 来自《论美国的民主(下卷)》
总计 4291 字,11 分钟读完,速读仅需 3 分钟
[法]托克维尔
2009/10/01
如果读者已经完全了解我上面就整个文学所述的一切,那就不难明白民主的社会情况和制度可能对作为思想的主要表达手段的语言本身发生哪些影响。其实,可以说美国的作家主要是生活在英国的环境下,而没有生活在他们自己的国土上,因为他们在不断研究英国作家的作品,并且天天以英国的作家为楷模。但是,人民本身并非如此,因为只能对美国发生作用的那些独特原因,对人民最有直接影响。因此,我们要想了解贵族的惯用语在变成大众的语言时可能发生的变化,必须注意口说语言,而不必注意书面语言。一些有教养的英国人,和一些使我望尘莫及的能够立即……
去看看
论美国的民主(下卷)
权力 - 来自《自由与权力》
总计 1393 字,4 分钟读完,速读仅需 1 分钟
[英]阿克顿
2009/10/01
主张绝对权力的理由是:在某些地方你总得需要绝对权力来为自己增强信心、撑腰打气嘛,因为你无法避免人性的软弱给你造成的困难啊!但是,我们的主张是:把绝对权力放到责任的集中营里吧! 权力导致腐败,绝对权力导致绝对腐败。伟大人物也几乎总是一些坏人,甚至当他们施加普通影响而不是行使权威时也是如此;而当你以自己的行为增强上述趋势或由权威导致的腐败真的出现时,情形更是如此。 绝对权力会败坏社会道德。 历史并不是由道德上无辜的一双双手所编织的一张网。在所有使人类腐化堕落和道德败坏的因素中,权力是出现频率最多……
去看看
自由与权力
第33章 观念底联络 - 来自《人类理解论(第二卷)》
总计 5753 字,15 分钟读完,速读仅需 3 分钟
[英]洛克
2009/10/01
1 有多数人都有一些不可解的地方——差不多人人都会看到别人底意见、推论和行动,有一些似乎很奇特的样子,有一些实在诞妄的样子。别人只要有这种些小的瑕疵(只要同我们稍有差异),则我们人人会禀着慧眼观察出它来,并且会根据理性底权威,鲁莽地来鄙其它。实则我们自己底教条和行为亦许更不合理,不过我们从看不到这一层,而且从不能相信这一层。 2 这种现象并不全由于自爱——自爱心理在这方面虽然亦很有力量,不过仍不是完全的原因。因为心理公平而且雅不欲过事自夸的人们,亦常犯这种毛病。我们常见人们虽然把理性底证据,明如皎……
去看看
人类理解论(第二卷)
第三章 原始状态(中) - 来自《正义论》
总计 20929 字,53 分钟读完,速读仅需 11 分钟
[美]约翰·罗尔斯
2009/10/01
第24节 无知之幕 原始状态这个概念是要确定一种合理的程序,以便任何一致同意的原则都会是正义的。其目的是把纯粹程序正义的概念用作理论的基础。我们必须设法消除一些特定的偶然因素的影响,因为正是它们使人们发生争执,并诱使人们去利用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为自己的利益服务。为了做到这一点,我假定各方都处在一张无知之幕的后面。他仍不知道各种可供选择的原则会怎样影响他们的具体情况,他们不得不完全按照一般的考虑来评价原则。 因此,假定各方并不知道某些具体事实。首先,没有人知道他在社会中的地位,即他的价级地……
去看看
正义论
第七篇 官僚贵族化与门阀 - 来自《中国官僚政治研究》
总计 7446 字,19 分钟读完,速读仅需 4 分钟
王亚南
2009/10/01
一一般的讲,在欧洲的专制官僚社会,官僚是贵族的转化物,贵族愈来愈官僚化,而在中国专制官僚社会,只因为它在本质上不是由封建制向着资本制转化的过渡性质的东西,而根本就是又一形态的封建组织,故它的官僚,它的士族,愈来愈带有贵族的品质。本来,一个封建社会的支配阶层,最后都是靠着对于农奴或农民的剩余劳动生产物或其价值物而生活,它用贵族或官僚的名义,享有那种劳动剩余,正如同其被支配者用农奴或农民的名义,提供那种劳动剩余,同样没有什么本质的不同,然而,官僚贵族化,相伴着,形式上自由的农民的农奴化,却对整个专制官僚统治,有着莫大的影响……
去看看
中国官僚政治研究
第四章 风起黑土地 - 来自《解放战争全记录第四卷》
总计 7815 字,20 分钟读完,速读仅需 4 分钟
赵鲁杰
2010/06/16
9.林彪“拉条子” 东北的秋天,风猛雨勤。雨,浙浙沥沥的落着,敲打着黑色的泥土,宛如珍珠帘带,覆盖着黑油油的原野,覆盖着哈尔滨南边一座名叫双城堡的小镇。 在双城堡众多的土屋构成的街区中,坐落着一座由砖瓦结构建成的小院。这个小院古色古香,房屋齐整,白灰抹墙,青砖铺地,六根红漆木柱,擎着两米宽的廊檐,檐下青砖雕着凤凰、花草,做工精细,栩栩如生。整个房屋建筑虽年久失修,但仍不失往日富门宅邸的气派。 东北野战军的前线指挥所就设在这里。 院分两处,东西各成一体,一道月亮门由中间打开,把两处联结起来,西院为东北……
去看看
解放战争全记录第四卷
何清涟:“适者生存”与“有闲阶级”——面对财富与贫困的思考 - 来自《有闲阶级论》
总计 7537 字,19 分钟读完,速读仅需 4 分钟
[美]凡勃伦
2009/10/01
……经济学家和政治哲学家的思想,无论对错,都远比一般人更具影响力。而事实上,除了这些伟大的思想外,也没有任何其他东西更能左右这个世界了。许多务实之士自以为能免除知识的影响,其实他们往往是为过时的经济学者所摆布。(凯恩斯:《就业、利息与货币通论》)人只要生存于世,就无法回避几个带有终极意义的人生问题:生和死、贫和富、爱和恨。一个人终其一生,其行为实际上就是对这几个问题的不断解构和回应。大多数人的解构都平淡无奇,只有少数具有大智慧和深沉之爱的人才能将自己的回应化作地球上最美的思维之花,润泽人类的心灵。随……
去看看
有闲阶级论
附录九 李嘉图的价值论 - 来自《经济学原理》
总计 6797 字,17 分钟读完,速读仅需 4 分钟
[英]马歇尔
2009/10/01
第一节 李嘉图的价值理论虽含糊不清,然比杰文斯和一些其他批评家,更能预见到近代关于成本、效用与价值之间的关系的学说。 当李嘉图给一般听众发表演说时,他大量援引他关于生活事实的丰富尽详的材料,用来“说明,和证明他的论点或论点的命题”。但在他的《政治经济学原理》一书中,“讨论同样的问题,却偏偏不涉及他周围的现实世界”。1820年5月(同年,马尔萨斯出版他的《政治经济学原理》),他给马尔萨斯的信中说:“我想,我们的分歧,在某些方面可能是由于你认为我的书比我所命意的更实际一些。我的目的是要阐明原理,为了要做到这一点……
去看看
经济学原理
第9篇 学校的问题在哪里? - 来自《弗里德曼文萃》
总计 31907 字,80 分钟读完,速读仅需 16 分钟
[美]密尔顿·弗里德曼
2009/10/01
教育一直是美国梦想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清教徒的新英格兰,学校很快建立了起来。起初作为教会的附庸,而后为世俗的官方所接管。伊利运河通航之后,农民们离开了新英格兰的山区,来到富饶的中西部平原。他们在所到之处,建立起一所所学校。不仅建立了中、小学,还建立了大学和神学院。许多在十九世纪后半叶从大西洋彼岸来的移民,都渴望接受教育。大多数人在他们定居的主要都市和大城市内,都不轻易放过任何受教育的机会。 最初的学校是私立的,上学全凭自愿。渐渐地,政府开始发挥较大的作用。先是在财政上给予资助,继而是建立和管……
去看看
弗里德曼文萃
红太阳是怎样升起的:延安整风运动的来龙去脉
往事并不如烟
梅次故事
机关滋味
国家公诉
沧浪之水
官场女人
骗官
细节决定成败
价格理论
美国人:开拓历程
中国历代政治得失
美国人:民主历程
十面埋伏
论法的精神(中文版)
人性的弱点
我主沉浮
有闲阶级论:关于制度的经济研究
灵山
官场春秋
返回顶部